垃圾车分类在国内已不是新鲜事
垃圾分类在国内已不是新鲜事。早在2000年,建设部就公布了**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名单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、南京、厦门和桂林成为**批试点的8个城市。近日,广州出台垃圾分类新政,防伪垃圾袋上有一个编号,每个编号对应一户家庭,不少人称此举为“垃圾袋实名制”。
作为垃圾分类的典范,日本共有8种垃圾箱分门别类地收集垃圾,公民分类投箱也十分娴熟,决不会让废物找错“婆家”。“箱”有人设、有人管、有人收。可见,垃圾分类不是完全依靠国民素质“养”出来的,更是靠细致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执行“管”出来的。
在许多**,回收产业正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。以美国3个城市巴尔的摩、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,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1吨需要花40美元。分类处理以后,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的费用,还创造了5亿美元的财富。